乌东煤矿近直立特厚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建设

王富忠

王富忠. 乌东煤矿近直立特厚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建设[J]. 工矿自动化, 2022, 48(S2): 53-57.
引用本文: 王富忠. 乌东煤矿近直立特厚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建设[J]. 工矿自动化, 2022, 48(S2): 53-57.
WANG Fuzhong. Intelligent working face construction of near vertical extra-thick coal seam in Wudong Coal Mine[J]. Journal of Mine Automation, 2022, 48(S2): 53-57.
Citation: WANG Fuzhong. Intelligent working face construction of near vertical extra-thick coal seam in Wudong Coal Mine[J]. Journal of Mine Automation, 2022, 48(S2): 53-57.

乌东煤矿近直立特厚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建设

详细信息
    作者简介:

    王富忠(1969-),男,河南南阳人,工程师,现主要从事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,E-mail:fuzhong.wang.a@chnenergy.com.cn。

  • 中图分类号: TD67

Intelligent working face construction of near vertical extra-thick coal seam in Wudong Coal Mine

  • 摘要: 近直立煤层由于独特的煤层赋存条件,存在信息孤岛严重、智能化应用水平低、人员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。基于智能矿山建设要求,开展了乌东煤矿近直立特厚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建设,针对性地对乌东煤矿近直立特厚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建设实践、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。构建井下采煤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,实现对采煤工作面设备的协调管理与集中控制;集成接入煤矿生产集中控制系统,实现采煤工作面的远程集中控制和现场少人安全作业。乌东煤矿近直立特厚煤层智能化工作面建设实践形成以“工作面自动控制为主、集控中心远程干预为辅、放煤程序有人干预”的智能化生产模式,实现记忆截割、自动跟机移架、一键启停、远程放煤、工作面胶带智能调速、液压支架姿态监测等功能,所有设备具备远程集中控制和监测功能,工作面单班作业人数由10人减少至5人,实现了工作面快速智能开采、智能化减人、煤矿降本增效。
  • [1] 谢和平,任世华,谢亚辰,等.碳中和目标下煤炭行业发展机遇[J].煤炭学报,2021,46(7):2197-2211.
    [2] 何满潮,谢和平,彭苏萍,等.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[J].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2005,24(16):2803-2813.
    [3] 康红普,王国法,王双明,等.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研究[J].中国工程科学,2021,23(5):130-138.
    [4] 王国法,刘峰,孟祥军,等.煤矿智能化(初级阶段)研究与实践[J].煤炭科学技术,2019,47(8):1-36.
    [5] 刘峰,曹文君,张建明,等.我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进展及"十四五"发展方向[J].煤炭学报,2021,46(1):1-15.
    [6] 葛世荣,郝尚清,张世洪,等.我国智能化采煤技术现状及待突破关键技术[J].煤炭科学技术,2020,48(7):28-46.
    [7] 来兴平,孙欢,单鹏飞,等.急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覆层类椭球体结构分析[J].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,2014,31(5):716-720.
    [8] 方贤威.急倾斜特厚煤岩体动力失稳与调控研究[D].西安:西安科技大学,2020.
    [9] 王国法.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推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[J].中国煤炭,2021,47(1):2-10.
    [10] 任怀伟,王国法,赵国瑞,等.智慧煤矿信息逻辑模型及开采系统决策控制方法[J].煤炭学报,2019,44(9):2923-2935.
    [11] 王国法,任怀伟,庞义辉,等.煤矿智能化(初级阶段)技术体系研究与工程进展[J].煤炭科学技术,2020,48(7):1-27.
    [12] 刘峰.对煤矿智能化发展的认识和思考[J].中国煤炭工业,2020(8):5-9.
    [13] 张建明,曹文君,王景阳,等.智能化煤矿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研究[J].中国煤炭,2021,47(11):1-6.
    [14] 王翀,魏立科,张冬阳,等.煤矿智能化建设目标和总体框架的研究与设计[J].中国煤炭,2020,46(4):26-31.
    [15] 王国法,徐亚军,孟祥军,等.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分类、分级评价指标体系[J].煤炭学报,2020,45(9):3033-3044.
    [16] 王国法,庞义辉,刘峰,等.智能化煤矿分类、分级评价指标体系[J].煤炭科学技术,2020,48(3):1-13.
    [17] 袁永,屠世浩,陈忠顺,等.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[J].煤炭科学技术,2020,48(5):1-17.
    [18] 张高杰,赵楷棣,时小勇.中厚偏薄煤层智能开采设备选型及管理实践[J].山东煤炭科技,2021,39(7):141-143,145.
    [19] 高士岗,高登彦,欧阳一博,等.中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及其装备[J].煤炭学报,2020,45(6):1997-2007.
    [20] 李明忠.中厚煤层智能化工作面无人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[J].煤矿开采,2016,21(3):31-35.
    [21] 杨俊哲.8.8 m智能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关键技术与装备[J].煤炭科学技术,2019,47(10):116-124.
    [22] 霍昱名.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破碎机理及智能化放煤控制研究[D].太原:太原理工大学,2021.
    [23] 鲍永生.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[J].煤炭科学技术,2020,48(7):55-61.
    [24] 张德文,张文坦,郝胜峰.金鸡滩煤矿智能煤流均衡系统研制与应用[J].煤炭科学技术,2021,49(增刊1):142-145.
    [25] 朱元军.黄陵一号煤矿实现数字化矿山的转型实践[J].陕西煤炭,2020,39(3):119-122.
  • 期刊类型引用(10)

    1. 曹瑞升. 泰安煤矿带式输送机通信集控装置设计与应用. 山东煤炭科技. 2025(02): 70-73+78 . 百度学术
    2. 庞占洲. 视频拼接技术下斗轮机无人值守的可行性研究. 现代电子技术. 2024(04): 134-138 . 百度学术
    3. 于志强. 基于机器视觉的异物识别系统在输送机保护中的应用. 煤矿安全. 2024(05): 251-256 . 百度学术
    4. 沈飞,徐刚. 带式输送机撕裂检测技术探讨. 工矿自动化. 2024(S1): 115-118 . 本站查看
    5. 郭康康,赵传鑫. 基于蚁群势场算法的建筑材料运输机器人智能避障方法.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. 2024(10): 215-221 . 百度学术
    6. 王宁. 矿井变电站无人巡检技术研究及应用分析. 西部探矿工程. 2024(12): 99-101 . 百度学术
    7. 孔国财,殷华,陈志军. 灵新煤矿主运输胶带机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研究与应用. 价值工程. 2023(13): 113-115 . 百度学术
    8. 李京泽. 新景矿井下原煤主运输集控系统研究. 能源与节能. 2023(07): 118-120 . 百度学术
    9. 袁生瑞. 三聚盛矿智能化煤流量监控系统设计. 能源与节能. 2023(09): 61-63 . 百度学术
    10. 洪志鑫,蒋伟,贾文琪,韩朝晖. OOIP设计在煤矿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. 煤矿机电. 2023(06): 38-42 . 百度学术

    其他类型引用(3)

计量
  • 文章访问数:  89
  • HTML全文浏览量:  20
  • PDF下载量:  9
  • 被引次数: 13
出版历程
  • 收稿日期:  2022-08-24
  • 网络出版日期:  2023-09-14
  • 刊出日期:  2022-10-29

目录

    /

    返回文章
    返回